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级品牌!中央主流媒体聚焦中国建筑!

2017-05-10 拓展幸福空间的 中国建筑

导读

5月10日,在首个 "中国品牌日”,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环球网、海外网、中国经济网、凤凰网、国际在线等数十家主流媒体,对中国建筑担起大国品牌梦想进行了报道。





中国90%的3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3/4的重点机场和卫星发射基地、1/2的核电站、1/3的城市综合管廊... ...你可能不知道,它们都出自中国建筑之手。


中国进出口银行融资的巴基斯坦白沙瓦-拉合尔高速公路、文莱淡布隆大桥、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美国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大桥、巴哈马海岛度假村... ...这一个个令世界各国人民自豪的地标性建筑,也是由中国建筑建设的。


在世界各地,伴随着中国建筑35年来树立的优质品牌形象,蓝色的“CSCEC”标志早已融入到当地人的心底。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中建人,正在将自己的品牌之梦打造成为国家名片。


国家名片




  一流的国际化企业,必然具有享誉全球的品牌与极具影响力、感召力的企业文化。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董事长 官庆



品牌是国家的名片,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国建筑将打造“中国建筑”品牌,助力“中国建造”品牌作为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


“中国建筑”品牌连续5年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世界品牌500强”榜单;在国际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权威机构——英国著名品牌管理和评估独立顾问公司Brand Finance“2016年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排名中位列第44位;荣获国务院国资委首届“品牌建设优秀企业”称号。



中国建筑自2006年首次进入世界500强,位列第486位,历经十一年奋进,2016年跃至第27位,位居ENR全球承包商首位;连续2年获得世界三大著名信用评级机构标普、穆迪和惠誉一致授予的行业内全球最高信用评级;荣获中国政府质量领域最高荣誉——中国质量奖。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建筑”品牌形象获得国内市场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逐步成为“中国建造”的一张靓丽名片。



品牌之魂




为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投资建设集团,中国建筑以文化为重要依托,加快品牌建设的步伐,高起点、高水准地设计品牌工作体系和工作计划,重点做好了品牌体系搭建、品牌影响与文化内涵互通、品牌推广与文化宣传一体等关键事项。


1996年,中国建筑在国内建筑行业率先导入CI战略,实施文化融合与品牌统一,强力推进“中国建筑”品牌建设,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形象基础和文化基础。特别是文化理念、CI战略、行为规范“三位一体”文化建设工程,对内成为集团品牌文化融合的突破口,对外成为同业学习的典范,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引领国内建筑企业形成一股打造CI形象的旋风,有力促进了建筑行业文明施工水平的提升。



2005年,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感慨到:“我走在长安街上,看到很多项目整齐划一地写着“服务跨越五洲,质量重于泰山”,这是多么先进的理念,多么豪迈的雄心!”中国建筑首创出了“过程精品、标价分离、CI形象”项目管理新模式,“中国建筑”品牌伴随着“花园式”工地的形象深入人心。


2012年,时值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组建30周年之际,《中建信条》正式发布,此后又颁布了行为规范手册《十典九章》,标志着中国建筑以“拓展幸福空间”为使命,以“品质保障、价值创造”为核心价值观,以“诚信、创新、超越、共赢”为精神内核的品牌文化体系正式确定。


此后,中国建筑连续推出了全国典型陈超英、《国企敬业好员工》十大典型之一的陆建新、中宣部重大典型翟筛红、王华、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周予启等一批人格化先锋群像。


同时,中国建筑将品牌建设和管理提升融为一体。通过推进统一的品牌形象,明确母子品牌关系,形成中国建筑的“品牌星系”。中建设计、中建钢构等专业子品牌成为相关领域业主首选,中海地产连续十三年品牌价值位居行业首位。


   

品牌之基




19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建筑,就以在时为“华夏第一高楼”的深圳国贸大厦施工中的卓越表现“惊艳”了世界。在连续三次尝试滑模施工工艺失败后,中建人顶着压力,不气馁、不放弃,不停试验,第四次滑模,一举成功,最终创造了三天一结构层的“深圳速度”


此后,北京国贸中心、深圳地王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广州西塔……神州载人航天工程、大亚湾核电站、香港新机场、“水立方”、中央电视台新址、台山核电站、南京南站、哈大高铁……以及近期597米的天津117大厦、600米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636米的武汉绿地中心……一大批标志性工程彪炳中国建筑行业史册,成为中国经济繁荣的标志。



2016年,中国建筑连续承接了中共六大常设展览馆、G20 杭州峰会会场及敦煌文博会主场馆等重大项目,承载着对外展示国家形象、深化中俄两国人民友谊、落实主场外交、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任务,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工匠精神、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载体。


三项工程均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资源有限的挑战。面对困难,中国建筑全力以赴,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创新技术,在中共六大常设展览馆项目采用“逆作法”施工,搭设全封闭的绿色暖棚,保证室内砌筑、抹灰、古建补砖的施工质量。以俄罗斯古建修复第一速度293天的时间完成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作;


——实现“零疏漏”,仅用 7 个月时间完成体量国内最大、世界排名第二的 G20 杭州峰会会场改造,圆满完成我国外交主场的建设,并高效保障峰会期间的运维工作,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应用“装配式建造+EPC”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建数字化平台,仅用 8 个月时间完成常规需要 4 年才能建成的敦煌文博会主场馆,创造了“敦煌奇迹”,成为建筑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鲜活案例和成功实践。 



作为国内最早“走出去”的投资建设企业,中国建筑以“品质保障,价值创造”为核心理念,凭着不打折扣的诚信履约能力,一次又一次赢得了国际合作方的绝对信任。


在阿尔及利亚,嘉玛大清真寺是一个挑战世界极限的项目。要在距地震带不到30公里的地方,建设高达265米的世界最高宣礼塔,并且按业主要求能够完好使用1000年。中国建筑能够在和欧洲、美洲、亚洲共计14家承包商或联合体的竞争中胜出,除了技术标和商务标综合评分第一名以外,“信任加分”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现在,“有困难的项目,找CSCEC”在许多国家建筑领域被深信不疑。把那些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工期要求紧的项目交给中国建筑,是许多业主的第一选择。


放眼全球,中国建筑已累计在海外129个国家和地区承建了近6000项工程,在“一带一路”区域,中国建筑作为践行国家倡议的代表者与领先者,海外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价值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已进入沿线45个国家开展业务。


一座座标志性建筑,在世界人民心中树立起了“中国建筑”品牌形象的丰碑。



品牌之路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打造伟大企业品牌的必由之路。


中国建筑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推进资本运作和创新发展。2007年,联合三家世界500强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9年7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自此,企业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集团管控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建立起符合国有企业特质与上市公司监管规则的现代企业制度,决策执行协调运转。


商业模式发生深 65 24152 65 15792 0 0 3227 0 0:00:07 0:00:04 0:00:03 3227变革,在传统建筑地产优势主业基础上,以城市综合开发、融投资建造、产融结合为主的运营形式创新发展,核心竞争能力不断塑强,价值创造能力大幅提升。



科技创新也是企业品牌成长和壮大的重要牵引力。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700多个立项项目中,中国建筑牵头 6 个项目、28个课题的研究,位居全国各行业申报单位排名TOP 10 。集团获国务院国资委颁发的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奖”,25家所属企业被成功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建筑正在摆脱传统建筑行业的刻板印象,成为“高科技品牌”的一员。


2016年,中国建筑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实现新签合同额首次超过 2 万亿元、同比增长24%,稳居全球同类企业之首;基础设施业务爆发式发展,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83%;海外业务快步向前,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美元。



依托良好的经营业绩,中国建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平均每年为120万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相当于带动约500万农村人口奔小康;“十二五”期间累计在18个省、市投资、承建了近3000万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在玉树地震灾后重建中,中国建筑完成了86个项目建设任务;在天津港爆炸事故救援中,中国建筑是最早到达现场的企业救援队伍,累计承担18个小区逾万户居民住宅的维修工作.. ...


未来,世界经济竞争将日趋激烈,企业间的竞争从根本来说是品牌间的竞争。中国建筑将坚持走品牌化路线,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将创新、产品和运营推向极致,多方位开展强势品牌建设,打造世界投资建设领域的第一品牌,让“中国建筑”品牌成为展现中国文化和国家形象最为靓丽的名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